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教育

文化润疆 | 浙阿非遗传承人携手 共促文化交融与产业创新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11日 16:39:38    来源:阿克苏市融媒体中心

  为深化浙江与阿克苏两地青少年在文化、情感与实践层面的交往交流交融,11月6日,浙阿历史经典(非遗)产业传承人交流研学活动在阿克苏地区启动。活动围绕丝绸、青瓷、茶叶、中药四大主题,融合专家授课、手工体验、拜师仪式等环节,为1500余名学生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让学生们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图片

  开班仪式在阿克苏迎宾馆举行,来自地区各县(市)的30名非遗传承人参加。阿克苏与浙江因丝绸之路渊源深厚,两地非遗与历史经典产业各具特色——艾德莱斯绸、土陶等非遗项目绚丽夺目,龙泉青瓷、西湖龙井等历史经典产业底蕴丰厚。这些文化资源成为连接两地的重要精神纽带。活动特邀10名浙江非遗专家,以“文化互鉴、传承创新”为宗旨搭建交流平台。开班首日,专家们便向阿克苏非遗传承人系统传授了浙江非遗文化。

图片

  在阿克苏市第四小学的课堂上,非遗文化的魅力深深吸引了孩子们。非遗大师丁军良展示了龙泉青瓷的“色彩魔法”,从釉料调配到上色技巧,细致讲解陶瓷文化的历史与工艺。学生们手握画笔,在瓷坯上勾勒图案、涂抹色彩,亲身体验陶瓷创作的乐趣。中草药课堂上,专家引导学生认识当归、薰衣草、陈皮等药材,讲解其功效与应用。在手工制作环节,孩子们根据配方亲手抓药、称量、混合、装袋,制作出安睡香囊、提神香囊等作品,于指尖香韵中领略中医药文化的智慧。茶文化课堂同样生动有趣,专家通过实物与图片讲解绿茶、红茶、乌龙茶等不同茶类的特点,指导学生将不同形状与色泽的茶叶拼贴成画,在创意实践中理解西湖龙井等茶文化的深厚内涵。

图片

  阿克苏市第四小学学生田朗嘉表示:“我很喜欢这堂课,让我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瓷。课后我会查阅陶瓷的相关资料,并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让他们也喜欢上陶瓷文化。”五年级学生古丽热娜·木拉提说:“中草药课意义非凡,我们认识了很多中草药并了解其功效。最激动的是亲手制作香囊,我做了安睡香囊,想带回家与父母分享这次有意义的体验。”

  课堂互动激荡文化火花,课后交流更显传承初心。本次研学不仅惠及学生,也为浙阿非遗传承人搭建起合作桥梁。专家团深入阿克苏非遗工坊、合作社实地考察,通过专题讲座、案例研讨等形式,分享浙江非遗保护与产业发展经验,助力阿克苏非遗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图片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龙泉宝溪“丁家龙窑”第26代传承人丁军良说:“我带来浙江龙泉青瓷的传统文化与阿克苏进行交流。非遗是共有的中华传统文化,浙江青瓷与阿克苏土陶有很大融合空间,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推动两地文化合作与项目开发。”

  以文化为纽带,推动产业共同发展。此次活动不仅聚焦文化传承,更注重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通过建立浙阿非遗传承人结对机制,促成优秀传承人携手共创,将浙江的市场经验、创新理念与阿克苏非遗资源及本土特色相结合,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也为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协同发展提供实践范例。

图片

  高级技师、西湖龙井制作技艺非遗工坊领衔人胡国雄表示:“希望通过西湖龙井茶文化的交流,深入阿克苏地区,无论是作为产业还是文化载体,都能实现双向互动。我已接收5名学徒,将系统传授制茶技艺、茶礼与茶艺知识,把优秀的茶文化带到阿克苏,促进两地文化共融、产业共赢,助力两地人民共同富裕与生活品质提升。”

  据悉,此次研学活动将持续深化浙阿两地文化交流,通过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互动合作,推动非遗文化在互学互鉴中焕发新生,促进各民族在文化共鸣中凝聚共识,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深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共同富裕书写生动实践。

  记者:热普亥提

  通讯员:相梅

责任编辑:艾尼瓦尔江·依明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