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周年·我与医院共成长 | 兵团医者的使命传承
发布时间: 2025年03月18日 13:10:52 来源:兵团第一师医院订阅号
我自幼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十四团长大,小时候的记忆里,人们如果生病了,在团场医院不能治疗的情况下,均被转诊至第一师医院治疗,当地的老百姓都信任这家医院。
2010年,我从石河子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毫不犹豫选择到第一师医院工作。当时,消化内科与神经内科属于一个综合科室,在轮转期间,我对头颅CT阅片及神经系统疾病产生了兴趣,随后报考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神经内科专业,2011年7月被录取,2014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再次回到第一师医院工作,神经内科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室,我也成为其中的一员。
2014年,在张向东主任的带领下,科室率先开展了急性期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我们目睹了脑梗死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戏剧性”地恢复。随后,在医院领导、急诊科、检验科、医学影像中心等科室大力支持下,静脉溶栓DNT时间从72分钟缩短至50分钟,同时,科室不断优化卒中溶栓救治流程,为每一位患者争夺时间尽早溶栓治疗。
2018年,随着急性脑梗死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兴起,在杜怀文主任的带领下,科室率先开展了脑血管造影、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的血管内桥接治疗以及机械取栓技术、动脉溶栓术,此后不断开展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椎动脉支架植入术等。最难忘的是救治48岁的三团职工祁连年(化名),发病时NIHSS评分高达18分,术后第3天即可自主行走,如今,他已重返工作岗位。
目前,我被医院选派至十四师昆玉市医共体皮山农场对口帮扶,在基层工作期间,我结合自身所长及当地医院的实际情况,于2024年10月23日,对一名维吾尔族患者开展了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溶栓24小时后,患者恢复正常。
为确保皮山农场居民也能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第一师医院派遣医务人员定期帮扶,驻守医生被当地居民亲切地称为“轮守白衣”。如今,第一师医院很多医生加入“轮守白衣”队伍,让优质医疗如胡杨树般扎根大漠,为身处沙漠的居民建起健康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