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深挖粮食增产潜力
——春耕一线看良机、良法与良种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24日 10:34:24 来源:阿克苏日报
阿克苏新闻网/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红文 通讯员 赵新昌 艾热提
春耕春管一线,阿克苏地区把大面积提升粮食产量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更多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向田野集聚。农民辛勤耕耘,良机、良法、良种配套,各环节、全过程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良机给力——
无人机飞防显身手
4月正值冬小麦返青拔节期,也是田管关键期。在阿克苏地区各地麦田中,广大村民忙着开展病虫害防治、春灌、施肥工作,为粮食丰收夯实根基。
4月20日,走进柯坪县盖孜力克镇玉斯屯喀什艾日克村的麦田里,绿油油的麦苗长势喜人。田埂边,技术人员正熟练地操控着植保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随着旋翼“嗡嗡”声响起,无人机腾空掠过麦田,雾化药液均匀地洒落田间。
“无人机飞防作业效率较人工提升20倍以上,每亩节省人力成本超30元,病虫害防治效果增强,省时省力。”玉斯屯喀什艾日克村科技副职徐辉说,该村种植的1250亩冬小麦只需2天就能完成全部病虫害防治作业。
“三分种、七分管”。科学的田间管理对于冬小麦高产至关重要,开春以来,各地持续通过普及推广精量播种、无人机飞防作业等举措,促进粮食作物稳产增产。
与此同时,农技人员纷纷深入田间地头忙指导,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良法得当——
麦苗“吃饱喝足”长得好
4月19日,在阿克苏市柳源镇永兴村,冬小麦种植户刘成银说,今年他家的冬小麦全部采用滴灌技术,不仅节水节肥,还省时省力。
走进刘成银家的麦田里,只见一条条黑色滴灌管道随着一行行小麦延伸到远方,将水肥精准输送到冬小麦植株根部。
冬小麦大规模实行滴灌技术,这是地区深入推进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而推行的科学种植技术。
今年以来,地区积极推广普及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以及缩行增密、主茎成穗、精量播种、干播湿出等种植技术,促进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
吐尔逊·吐尔洪是拜城县米吉克乡米斯铁米村村民,今年他家的10亩冬小麦采用缩行增密种植技术,且全部采用更加节水的滴灌方式,科学的灌溉施肥方式让他对今年冬小麦的丰收充满了信心。
良种推广——
好种子带来好收成
4月20日,在温宿县依希来木其乡斯也克村一麦田里,50岁的村民斯迪克·艾山一边忙着给冬小麦施返青肥,一边告诉记者,自采用新的冬小麦品种后产量的变化。斯迪克·艾山说,他自3年前种植新冬59号以来,每年冬小麦产量都显著提高,去年亩产达到了550公斤。
“今年我又种了35亩冬小麦,长势比往年更好。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我在追肥管理上下了更多功夫,期待今年有个好收成。”斯迪克·艾山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与作物产量关系密切。地区将种业振兴行动纳入粮食安全责任,专门出台了《阿克苏地区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通过细化落实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基地提升、市场净化等行动,加快推动由种业大区向种业强区迈进,促粮食生产能力全面提升。
4月20日,走进位于拜城县的新疆天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不时有购买种子的车辆进出。
新疆天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几年,该公司紧抓政策机遇,加快冬小麦、玉米等良种培育,先后在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建成良种繁育基地,为阿克苏及周边提供优质的种子。目前,公司已培育出15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品种,其中玉米就有10个。
种子优、产量高。如今在地区各地,随着一批批优质冬小麦、玉米等良种的推广,地区粮食产量逐年增长。统计显示,目前,地区良种覆盖率在98%以上,2024年地区粮食亩产同比增长3.6%,粮食总产同比增长7.2%。
4月15日,在阿瓦提县塔木托格拉克镇塔木托格拉克村麦田里,农户操作植保无人机正在开展飞防作业。 通讯员 包良廷 摄
拜城县冬小麦种植全部推广节水滴灌技术。 通讯员 魏百宁 摄
新疆天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加快冬小麦,玉米等良种的生产。通讯员魏百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