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八
千年龟兹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19日 10:11:54 来源:阿克苏日报
阿克苏新闻网/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讯 记者 张路
这段时间,阿克苏地区处处跳动着焕新改造的脉搏。千年石窟内,文物保护工作者专注壁画临摹,并通过数字化技术,向世界传递艺术魅力;古老的城墙遗址旁,现代科技助力历史遗迹保护性修复;新建的文化地标里,龟兹乐舞雕塑熠熠生辉……龟兹,这个古老的名字,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明,正以全新姿态融入现代生活,焕发蓬勃生机。
数字焕新
清晨带上干粮和水,或徒步1小时到石窟中研究壁画的造型颜色,或一头扎进摆放着各色颜料的画室,直到日落西山。这是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美术师王建军坚持了八年的日常。
“克孜尔石窟是历经千年的文化瑰宝,我们临摹壁画不仅是为了壁画保护和馆藏展览,更是为数字化展示提供范本。”2016年,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专业的王建军,怀揣着梦想来到克孜尔石窟,和其他美术师一起在一笔一画中还原壁画的浓艳色彩和流畅线条。他曾用2年时间参与《38窟厅厅联动智慧修复项目》,复原残破的《佛转故事》壁画,为后续数字化展示奠定了基础。
古代龟兹地区留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3处遗产地——苏巴什佛寺遗址、克孜尔尕哈烽燧以及克孜尔石窟。然而,自然侵蚀与时间的消磨,让这些珍贵遗产面临严峻挑战。过去十余年里,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合作,实施7项石窟壁画保护修复项目,完成了41个洞窟的壁画修复。
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副所长苗利辉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自治区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克孜尔石窟的数字化采集工作。今年,在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数字新疆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共同推进下,科研人员将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克孜尔石窟一处窟内遭遇烟熏的壁画做无损检测与图像识别,提取壁画原有颜色信息,借助数字化手段虚拟复原壁画样貌;在另一处窟内使用基于大模型和思维链策略的壁画补全平台,修复和复原缺损壁画。
“未来,我们将对克孜尔石窟、库木吐喇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等27处石窟进行数字化采集,让千年石窟壁画的每一处线条、每一抹色彩都被精准捕捉,转化为数字信息存储在云端。”苗利辉说。
如今,地区文博院(博物馆)的克孜尔石窟数字化复原窟、库车市的龟兹乐舞数字体验中心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让壁画中的乐舞之美得以生动再现,游客在虚拟展厅中轻点屏幕,就能近距离欣赏精美的壁画,聆听背后的历史故事,感受龟兹文化的魅力。
科技赋能
库车街头,憨态可掬的“龟兹宝宝”随处可见。在迎宾大道上,它们以大型雕塑的模样,热忱欢迎八方来客;在老城民居的墙壁上,它们的身姿灵动,像是从千年前穿越而来,与现代文明展开一场奇妙对话;在文创店的货架上,它们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仿佛在诉说着龟兹故事…… “龟兹宝宝”这一IP由新疆丝绸路粤贸行数字经济研究院与广东华昊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携手打造,其设计灵感来源于以克孜尔石窟为代表的龟兹壁画,目前“疆甜甜”“疆墩墩”“疆舞舞”“疆糖糖”四个形象,已赋能于农文旅体商各领域,开发出近百款系列文创产品,成为库车的“文化芯片”。
包括“龟兹宝宝”在内,龟兹文化在科技的赋能下,成功实现文化破圈,从尘封的历史中走来,走进大众的视野。
戴上VR眼镜,就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古墓挖掘现场;站在交互式屏幕前,可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沉浸式了解古龟兹地区的文化习俗和生活风貌……2024年7月,龟兹魏晋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设置七大主题展区,运用全息剧场、裸眼3D等技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穿越古今的时空隧道。该博物馆馆长马丽丽说,科技的运用,不仅让原本深藏地下的古墓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观众面前,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开辟了新路径。
在龟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中,电影《长风万里》、歌曲《龟兹美人》、歌舞剧《杏花之约·丝路龟兹》等一批文艺精品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讲述着龟兹故事,不仅提升了龟兹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文旅共振
这段时间,距离克孜尔石窟五公里的壁画艺术村,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的目光。壁画艺术村的民宿外观保留着传统建筑风格,室内以克孜尔石窟壁画元素为灵感,床头的小幅飞天刺绣,墙壁上复刻的精美壁画片段,让游客在休憩时也能沉浸于千年艺术的魅力之中。
“这个村落共有15栋民宿,游客的评价都挺好。”新疆克孜尔生态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饶德友说,该公司还开发了拜城县克孜尔乡境内的红石林景区、烈焰泉景区形成旅游环线,同时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开发了35类文创产品,如一条印有龟兹飞天图案的丝巾、一款以龟兹五弦琵琶为造型的书签等等,都是传播龟兹文化的流动名片。
近年来,地区、各县(市)充分挖掘龟兹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项目,老城小巷、石窟壁画、历史遗址等被串联成线,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文化旅游线路。
库车市以“政府主导+群众自筹+社会资本投资”模式,启动“拯救老屋”行动,重塑传统街区历史文化肌理,打造了团结大桥、龟兹小巷、花帽巷、文化探访路等一批网红打卡地,让老城留古韵换新颜。
游客们可以在龟兹古城中漫步,感受古城的布局与建筑风格;走进苏巴什佛寺遗址,领略岁月镌刻的文明印记;观看龟兹乐舞表演,欣赏融合了西域风情与中原文化的独特艺术形式。广州游客潘敏霞自驾来到库车市,离开时,她由衷地说:“真正融入库车才能感受到‘平生看尽山千万,不及龟兹一片云。’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相信我还会再来库车打卡。”
2024年以来,地委将推进龟兹文化高质量发展列为重点工作,组建龟兹片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克孜尔石窟群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专班,出台《阿克苏地区龟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将全面改善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尕哈烽燧、苏巴什佛寺遗址三处世界文化遗产游览环境,提升龟兹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影响力和美誉度,使龟兹片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