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热点新闻>阿克苏

守边四十五载,情系民族团结

——记“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毛拉艾买提·提里万迪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24日 09:29:10    来源:阿克苏日报

  阿克苏新闻网/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邓丽娟 通讯员 刘泽后)

  在温宿县吐木秀克镇河崖村,有一位家喻户晓的老人——毛拉艾买提·提里万迪。前不久,他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面对赞誉,62岁的他语气平静而坚定:“这份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它属于所有在风雪中互相扶持、在危难时彼此搭救的各族兄弟姐妹。”

  1978年,15岁的毛拉艾买提从父亲手中接过牧羊鞭与望远镜,也接过了守护祖国边境线的承诺。“巴郎,你记住,望远镜里要看住两样东西——国境线和羊群。”父亲的叮嘱,成为他一生的信条。

  从此,他每日背着装有奶茶和干馕的行囊,赶着羊群开始巡边,以放牧为生,也以牧民身份为祖国“放哨”,一守就是45年。1984年,他正式加入民兵队伍,主动担任“民族团结联络员”,宣讲边境法规,教孩子们写字,并利用自学的兽医知识,为各族牧民的牲畜治病。

  2008年,毛拉艾买提成为首批驻守阿依浪苏山口的护边员。那里海拔4000米,常年冰雪覆盖,自然环境恶劣。但他从未退缩,与不同民族的搭档一起,用多语言哨音传递信号,共同守护边境。

  2013年秋天,毛拉艾买提在巡逻途中发现一名蒙古族牧民跌入山谷,腿部重伤,立即为其包扎,并冒着风雪跋涉90公里,将伤者送医。

  2017年,一场罕见的暴风雪席卷阿依浪苏达坂,大雪封山,物资断绝。在他和妻子阿再旦木·阿布拉坚守执勤点最艰难的时刻,一支由柯尔克孜族骑手和汉族民警组成的救援队,顶风冒雪为他们送来了羊肉和取暖煤。

  “那一刻,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守望相助。”毛拉艾买提回忆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与各民族兄弟共同守护这片土地。”

  2023年9月,在海拔4060米的中吉1号界碑旁,毛拉艾买提光荣退休。仪式上,他热泪盈眶,轻轻擦拭界碑,动情地说:“我会继续为祖国站岗,直到干不动的那一天。”

  退休后,他穿上红马甲,骑着陪伴他20年的枣红马,带着民族团结宣传册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资料走村入户,开展义务宣讲。他讲党的政策、守边故事,用真挚朴实的语言传递民族团结的力量。

  “讲民族团结不用翻书本,就讲在边境线上互相搭救的真事。”在毛拉艾买提看来,民族团结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每一次的真心相待、每一次的互帮互助。宣讲时,毛拉艾买提常说:“巡边回来,家属都会送奶茶、馕,不管谁家的饭,大家都凑在一起吃。民族团结就是风雪里递的一块干馕,是受伤时扶的一把力。”

  村民们听得动容。河崖村村民阿瓦古丽·艾依莎说:“毛拉艾买提大叔是我们青年人的榜样。他教会我们,守护边境不仅是责任,更是对祖国最深沉的爱。”

  如今,毛拉艾买提已年过花甲。但那双望向边境线的眼睛,依旧清澈坚定。他守护的不仅是国境线,更是祖辈生活的家园;他传递的不仅是政策,更是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信念。

责任编辑:热汗古丽·哈斯木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