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热点新闻>国内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丨红色基因代代传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03日 11:00:48    来源:新华社

井冈擎火炬,赣水淬忠魂

红色,是江西动人心魄的底色

是红壤上永续传承的初心

位于江西井冈山市的“星火相传”雕塑(2023年6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

红色基因的传承

离不开革命故事的口口相授

浸透革命历史的山川间

一大批红色讲解员

行走城市,扎根乡村

以各自的方式讲述着革命故事

把红色的种子播撒到更广阔的田野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耳熟能详的诗句

描述着1929年

发生在瑞金的大柏地战斗

在今天的瑞金市大柏地乡大柏地村前村小组,有一座布满弹洞的百年老屋,无声诉说着当年的激烈战况(2025年3月27日摄)。

今年85岁的大柏地村村民刘承汉

1994年从林场退休后

义务宣讲大柏地战斗故事

迄今已有30余年

讲解之余,刘承汉还走村串户

为史料研究收集资料、丰富细节

让历史更真实生动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5年3月27日,刘承汉在大柏地战斗战场遗址为游客讲述战斗故事。

2025年3月27日,在位于大柏地乡的红四军部署大柏地战斗干部会议旧址,刘承汉为游客讲解战斗故事。

2025年3月27日,在大柏地村大柏地战斗战场遗址旁,刘承汉为游客讲解当年红军的征兵标语。

2025年3月27日,在大柏地村大柏地战斗战场遗址,刘承汉和游客合影留念。

“我要讲好当年的故事,

要让更多人知道当年红军

是如何艰苦卓绝地战斗和生活。”

这是刘承汉不渝的志向

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坐落在于都河畔

28岁的钟雪燕

是纪念馆众多讲解员中的一位

2025年3月26日,在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内的“长征渡口”,钟雪燕为观众讲解“长征第一渡”的故事。

身为红军后代的钟雪燕

从小对革命故事耳濡目染

2019年,已经就业的她

积极报名选拔考试

成为了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

2025年3月26日,钟雪燕为观众讲述一双草鞋的故事。

2025年3月26日,钟雪燕(右一)为来馆参观的小学生讲解。

为了更好胜任工作

6年来,钟雪燕不断学习

丰富党史知识,提高讲解能力

把历史讲得更扎实

把故事讲得更动人

2025年3月26日,钟雪燕在上班前准备讲解笔记。

2025年3月26日,钟雪燕(右一)和同事们在工作前练声。

讲解之余,钟雪燕积极参与志愿者培训

为长征精神代代相传培养更多力量

2025年3月26日,钟雪燕为小学生志愿者培训讲解要点。

在于都县车溪乡坝脑村,钟雪燕给志愿者培训讲解礼仪(2025年3月26日摄)。

“把红色故事讲好

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能够为传承红色基因作出贡献,

我觉得很骄傲!”

这是钟雪燕的肺腑感言

“八一天大亮,百姓早起床。

昨夜晚,机关枪,

其格格其格格响,

它是为哪桩……”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

6名小学生唱响的这首《八一起义歌》

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2025年3月28日,6名小讲解员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为观众演唱民谣《八一起义歌》。

来自南昌市多所中小学的他们

是纪念馆志愿讲解员团队——

“八一红色百人团”少年团的成员

这支团队成立于2021年

如今已有超过90名志愿者

为游客提供讲解、宣介等志愿服务

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的向上风貌

2025年3月28日,小讲解员童诗涵在纪念馆为观众讲解。

2025年3月28日,小讲解员范奕辰在纪念馆为游客讲解。

2025年3月28日,来自南昌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盲童讲解员匡威在纪念馆为游客讲解,目前他已担任志愿讲解员近一年。

2025年3月28日,小讲解员童雨萱(右一)、黄聆哲(右二)在纪念馆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

3月28日,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指导老师刘可(中)在给小讲解员指导讲解动作。

将“八一”故事传播到更远、更深处

这是小讲解员心间不灭的火种

上至耄耋,幼及总角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赣鄱大地上

一代代红色讲解员接力传承

让红色文化跟随时代变迁

不断绽放新的光芒


记者:万象 张浩波

编辑:毕晓洋 刘杰 张浩波

新华社摄影部、江西分社联合制作

责任编辑:艾尼瓦尔江·依明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