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强”聚力 向“新”突破 新疆确定科技强区建设路线图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1日 15:49:40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观察】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谢慧变
“加快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围绕新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11月20日,新疆科技创新大会在乌鲁木齐召开。这是自治区党委科技委员会成立后首次召开的科创大会,既是对新疆近年来科技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向“强”聚力、向“新”突破,谋划建设具有新疆特色的科技强区之路应该如何走。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最新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显示,新疆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23年的第30位上升至27位,报告评价“新疆成为西部创新转型的典型”。
近年来,新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谋划实施了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科技事业发生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全疆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新疆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怀柔实验室新疆基地落地运行,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阿克苏阿拉尔国家高新区、克拉玛依国家高新区成功创建,成立新疆智能装备研究院等一批“产业+人才”平台,加快建设自治区各类创新平台,有效支撑全疆科技创新。
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硕果累累,塔里木油田万米超深钻井刷新亚洲纪录,太阳能产业技术领跑全国,超低风速风机技术国际领先……科技创新对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科技合作走深走实,成功举办中国(新疆)—中亚科技合作论坛、第五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会等,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朋友圈”不断拓展。
创新人才引育成效显著,用好新疆100亿元人才发展基金,实施“2+5”重点人才计划,启动科技“银龄人才”计划,吸引高层次人才,培养各民族科技人才。
这些成绩充分证明,虽然是欠发达地区,新疆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潜力很大。
以阿克苏地区为例,近年来,围绕产业发展,阿克苏地区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进行科技攻关,沙棘良种选育及产业化发展、库拜矿区无煤柱沿空巷道分区控制等5项关键技术获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同时,积极推进科技成果交易,近两年完成煤基活性炭研制等关键技术转让200余项、金额超10亿元,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创新生态日臻完善
新疆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责任,要真正把资源优势发挥出来,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11月20日,天山实验室揭牌。天山实验室立足新疆煤炭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针对新疆煤炭工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围绕煤炭安全智能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加工与利用、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协同咸水开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等方面开展研究。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据自然资源部统计,新疆预测煤炭资源量为2.19万亿吨,预测储量约占全国的40%。不过,新疆在煤炭开发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转化方面仍有巨大空间。天山实验室应运而生。
油气、煤炭、新能源、关键矿产等特色优势产业,为广大科研院所和专家人才在新疆开展创新活动、实施科研项目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和平台。
近年来,一大批院士来到新疆,牵头重大科技项目,组建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他们之所以选择新疆,一方面是由于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则是新疆日臻完善的创新生态。
例如,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民牵头建设的新疆国际医疗中心(新疆国际医院)已进入关键时期,预计今年底试运营。该中心依托国内院士团队和新疆医科大学医疗资源,打造立足新疆、面向中亚及周边国家的国际化、智能化新型医疗机构,旨在探索大众医药健康服务的“新疆模式”,这种模式着重强调以健康管理为中心,而非传统的以疾病治疗为中心。
依托院士及团队资源,搭建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能够“传帮带”一批本土人才,进而带活全社会的创新动能,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区域创新中心
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在2035年实现科技强国目标时,新疆则要建成科技强区。如何加快建设科技强区?此次大会上明确了思路和方向:着力构建全面支持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打造面向中亚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走出一条具有新疆特色的科技强区之路,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
——要加快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打造更多国家重大创新平台,构建以“两区”为核心承载区、以南北疆创新网络为延伸的发展格局,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围绕新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聚焦油气、煤炭、矿产和新能源等领域,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各类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成果转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新型科研攻关体系,深化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改革,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要扩大高水平科技开放合作,提升四方合作机制效能,推动科技援疆向宽领域、深层次拓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深化与周边国家科技交流合作。
——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推进理工类、应用型大学建设,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用好100亿元人才发展基金,加快引育急需紧缺人才、高端人才,加快培养造就一支创新型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