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热点新闻>新疆

——哈密市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文旅融合绽放城市魅力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19日 10:12:07    来源:哈密市融媒体中心

  哈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世波 叶翠

  近年来,哈密市积极打造文旅融合新产品、新场景,以“赛事+旅游”“非遗+旅游”“演艺+旅游”等形式,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助力哈密文旅高质量发展。

  加强文旅项目建设 提升哈密影响力

  近年来,哈密市强化文旅产业重点项目引领,大力推进哈密国华润疆文化科技项目、哈密大海道国际探险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3月28日,总投资33亿元的哈密国华润疆文化科技项目全面开工,该项目以人与自然、地球生态、生物科技等为重点展现内容,同时充分融入地方特色文化与天山哈密翼龙等元素进行创意设计。预计两年内,这座大型主题乐园将建成开业,成为新疆文旅产业的一个新地标。

  借助“精品路线提升哈密旅游市场影响力”的理念,哈密市“大手笔”加快建设和改善大海道景区的旅游环境、道路交通,总投资5.5亿元的哈密翼龙—雅丹大海道景区改造提升工程,目前东门游客中心、红柳滩游客中心及停车场、自驾旅游公路等项目均已完工。

  “第一次来哈密玩,就看到了如此神奇的大海道,非常震撼”“太出片了,太美了!”……今年“五一”,大海道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新疆荒野疆徒旅行社总经理高志光更是用“忙到飞起来”形容“五一”假期大海道的火爆。

  记者从哈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了解到,近年来,哈密市积极争取资金,推进哈密市文化馆、巴里坤高家湖湿地景区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提升改造等项目建设,完善伊州区五堡镇五十里村和博斯坦村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东天山生态旅游景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乡村旅游提升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强景区多层次、多维度服务功能,设置多种主题旅游体验项目,以项目建设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旅+”新业态 推动旅游业提质升级

  3月21日,哈密原创主题交响乐《瀚海丝路》首次在国家大剧院盛大演出。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马文表示,《瀚海丝路》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不仅是哈密原创文艺作品首次登上北京舞台,也是一次跨越地域的文化对话,让北京市民在审美体验中深化对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认知,打破遥远边疆的疏离感。“丝绸之路有多长,哈密的故事就有多长。在瀚海丝路上,写满了千年古道的传奇,蕴含着新时代的梦想。欢迎大家在闲暇之余到‘丝路名城·甜美哈密’走一走看一看,品文化之盛、观生态之美、览景观之奇。”哈密市副市长胡冬明说。

  哈密地域辽阔、少光污染,是观测与拍摄星空的绝佳之地,被摄影爱好者誉为“星空之城”。2024年8月9日,“星空密语”文化季第二季启动,一场关于星空的探索之旅在伊州区五堡镇五十里村小雅丹拉开序幕,吸引了众多国内天文界、摄影界等领域专家、摄影记者。“哈密有非常多的自然风光和资源,用镜头记录大美哈密,记录星空下哈密的风景,希望所有热爱摄影的朋友共同见证这片土地的无尽魅力。”前来参加“星空密语”文化季的星联CSVA联合发起人、资深星空摄影师周博说。

  自2017年以来,哈密市委宣传部持续打造“星空密语”文化季品牌,以特色旅游景点为平台,以星空文化活动作为突破口,广泛开展星空直播、星空课堂、中国空间站过境观测等系列活动,推动当地观星景点、观星民宿、露营基地等特色旅游项目的建设和开发,充分展现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优质的旅游资源,促进星空旅游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哈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建军表示:“我们举办‘星空密语’文化季活动,旨在宣传和推荐夜间文化旅游新业态,打造‘星空密语’文化品牌,展现大美新疆、大美哈密的生态优势和星空魅力。”

  为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哈密市还推出了多场“赛事+旅游”活动,举办了大海道拉力赛、双城半程马拉松、大海道机车麦西热甫、中国健身健美精英职业联赛(哈密站)、全国全民健身大赛(西北赛区)——押加比赛、“奔跑吧·少年”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体彩杯“爱在行走”公益徒步等赛事。

  为切实做好旅游线路产品和服务供给,哈密市文体广旅局结合“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演艺去旅行”“跟着影视去旅行”“跟着研学去旅行”“跟着美食去旅行”等主题,推出10余条精品旅游线路。同时,结合左宗棠文化、哈密瓜文化、翼龙文化,健全研学旅行发展体系,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设计研发寓教于乐的研学旅行课程,推动“研学+旅游”发展。

  眼下,“文旅+”已然成为哈密文旅行业的潮流新宠,越来越多的游客因一个活动赴一座城,在享受兴趣爱好的同时,体味文旅活力、感受城市魅力。

  文旅宣传升级 提升品牌竞争力

  一系列精彩的文旅宣传提升了哈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13年举办的哈密瓜节是历届以来规模最大、活动最多、内容最丰富、群众参与度最广的一次,按照“渠道最大化、效果最大化”原则,哈密市委宣传部广泛联系各界,缔结宣传联盟,形成矩阵效应。联动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社、中国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新疆日报、新疆人民广播电视台、河南日报、大象新闻等中央、自治区及兄弟省市区媒体开展宣传,开展直播19场次,发布外宣稿件196篇,全网阅读量4500余万次。通过网络实现人际传播,形成网络传播热点。联动河南省18个地级市、海外学者讲师留学生6人、文艺演艺界8人、千万级和百万级自媒体网红8人,录制“为瓜节送祝福”短视频40部,联合本地网红录制瓜节各类推荐短视频86部,浏览量超2000万次。联动河南省级媒体及地级市媒体全平台,河南省搜狐、新浪等商业平台,共30余个传播平台共同刊播《何以哈密瓜》宣传片,全网阅读量超20万次。

  如今,新疆·哈密“甜蜜之旅”哈密瓜节已成为哈密文旅的一张靓丽名片。与此同时,文旅援疆效益不断扩大,参加洛阳“牡丹节”、鹤壁“浪漫樱花季”、“甜美哈密豫你有约”等文旅交流路演活动和推介会29场次,郑州地铁“哈密号”专列增加至23列,开通“哈密号”公交车。

  哈密美名扬四方,吸引了众多大咖前来。

  2024年9月5日,“俞你同行”自驾直播活动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的形式,将哈密的至美风光和人文特色呈现给广大网友,两天吸引数千万网友观看,充分展示了“丝路名城·甜美哈密”的独特魅力。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说:“哈密是一个既甜蜜又大方的地方。这里除了有香甜的哈密瓜,还有非常大气的文化积淀,是一个旅游的目的地和出发点,不管你是去南疆北疆或者是全疆旅游,从哈密出发既符合路线设计,又有文化味道。”

  9月30日,知名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及其团队来到哈密,在“道中华”边疆行活动中,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展现了丝路名城哈密的文旅魅力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厚历史。在苍翠挺拔的左公柳下,蒙曼边走边吟诵晚清时奉劝人们保护左公柳的警句:“昆仑之阴,积雪皑皑。杯酒阳关,马嘶人泣。谁引春风?千里一碧。勿剪勿伐,左公所植。”

  哈密一直是国内影视剧的热门取景地之一,这些影视剧的播出,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哈密。9月22日,在哈密拍摄的电视剧《大海道》在浙江卫视、江苏卫视、湖南卫视、山东卫视、新疆广播电视台播出,并在腾讯视频和芒果TV同步上线。通过“沉浸式”镜头语言将哈密大海道风光之美、青春运动之美展现在观众面前,在苍茫戈壁间交出了一份滚烫的文艺答卷。

  文旅深度融合 促进旅游业创新发展

  哈密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让哈密旅游焕发出新的生机。

  近日,在哈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哈密华艺非遗艺术团为“遇见美好”旅游专列游客献上了一场精彩的表演。今年以来,哈密以非遗为根基,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将非遗技艺与现代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成为展示城市魅力、推动地方发展的亮丽名片。

  哈密华艺非遗艺术团深入挖掘本地民间民俗文化,对非遗经典曲目进行系统整理、精心改编,以全新的艺术形式呈现给观众。今年,该艺术团已为旅游专列演出30余场次,并通过抖音、视频号等平台直播,单场最高观看量达4000人次。艺术团日常排练、教学视频也广受欢迎,单条最高播放量12万人次,平均每条3万人次。2024年,艺术团足迹遍布郑州、敦煌、乌鲁木齐等地,完成40余场次文旅推介演出,全年旅游接待演出340场次。

  在哈密市伊州区阿勒屯古街,一座集非遗表演、技艺体验、文创美食于一体的非遗集市即将落成。目前,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5月中旬开放,届时将打破传统展示模式,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平台,每天上演两三场沉浸式非遗演出,游客可以学唱木卡姆,体验特色手工艺品制作,品尝特色茶饮。

  阿勒屯古街“旅游+”的挖掘,只是哈密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哈密市文体广旅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周美玲表示,哈密市将紧紧围绕“探丝路秘境 品瓜乡甜蜜”哈密文旅新定位新形象,把文旅“路线图”转化为“实景画”,奋力谱写哈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据了解,2024年哈密市接待游客2010.08万人次,同比增长14.59%;游客花费132.02亿元,同比增长40.04%。2025年一季度,累计接待游客342.31万人次,同比增长11.48%,游客花费21.01亿元,同比增长16.19%。

巴里坤湖景区

哈密市文博院(哈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巴里坤古城

伊吾胡杨景区

(4A级景区示意图 制图:许冉冉)

哈密王景区

  4A级

  景区推介

  1.哈密翼龙—雅丹大海道景区: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规模最大、地质形态发育最成熟、最具观赏价值的雅丹地貌,拥有世界上已知最大、最富集的翼龙化石遗迹,被中国探险协会列入全国探险旅游精品线路。

  2.哈密东天山景区:由鸣沙山、白石头、松树塘和天山庙组成,集雪山、草原、森林、大漠为一体,有绝佳的“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旅游体验。

  3.巴里坤湖景区:属高原性咸水湖泊,为中国四大盐湖之一,由南湖和北湖组成,北湖产盐,南湖产芒硝和丰年虫。

  4.哈密市文博院:是哈密市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设施,也是哈密文化和旅游展示的重要窗口。

  5.巴里坤古城景区:巴里坤有“庙宇冠全疆”之称,大河唐城、兰州湾子古遗址、东黑沟遗址、汉满双城是巴里坤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

  6.巴里坤高家湖湿地景区:有新疆东部保存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总面积为5.94万公顷,主要类型有沼泽湿地、人工湿地、湖泊湿地(永久性咸水湖)和河流湿地四类。

  7.哈密王景区(回王府、回王墓):回王府是集汉、满、蒙和维吾尔族建筑风格于一体的艺术瑰宝,回王墓是清代哈密回王及其王室成员的墓葬建筑群,现存有新疆最大的室内清真寺——艾提尕尔大清真寺。

  8.伊吾胡杨景区:是世界三大胡杨林中年代最古老、面积最集中、造型最奇特的原始胡杨林,被誉为“第三纪的活化石”。

责任编辑:达吾提·图尔荪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