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脸上的幸福笑容感染了我” 海外华文教师研习班一行在乌鲁木齐参观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18日 11:54:37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胡大敏报道)“我们早上参观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感受到了中国新疆的地大物博,中午参观新疆博物馆,又体会到了中国新疆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7月16日,捷克布拉格鸿蒙汉学堂华侨学校校长王红说。
近日,由华文教育发展中心主办、新疆师范大学承办的“丝路华章·文润新疆”2025年海外华文教师研习班在新疆师范大学昆仑校区开班。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28个国家68所华文学校的校长、校董、教师齐聚乌鲁木齐,开启为期两周的研习之旅。
7月16日,在新疆博物馆,海外华文教师们正在听讲解员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胡大敏摄
16日,研习班一行来到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一块块奇石吸引了教师们的注意,他们驻足仔细观看文字介绍,不时拿起手机拍照。
王红说,来之前就了解到新疆有石油、煤炭、金属与和田玉等资源,在新疆看到这些后,才真正感受到新疆物产的丰富。
在新疆博物馆,一件件珍贵文物,静静诉说着历史长河中发生在中国新疆的故事。丰富的馆藏文物,让教师们似乎穿越到数千年前。“通过参观,让我们了解了中国新疆历史发展脉络,加深了我们对中国新疆的认识,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拿大缅省中文学院校董蒋德鹏说。
7月16日,在新疆博物馆,一名海外华文教师正在拍照。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胡大敏摄
夜幕降临,研习班一行漫步在新疆国际大巴扎,独特的建筑、琳琅满目的商品、飘香的美食、香甜的瓜果、多姿的舞蹈,让他们时不时停下脚步。“大巴扎东西非常丰富,有很多土特产,有维吾尔族艺人打鼓、唱歌,每个人脸上的幸福笑容感染了我。”美国爱城华文学院校董王静涛说。
7月16日,在乌鲁木齐市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两位海外华文教师正在参观。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胡大敏摄
当天,研习班一行还参观了新疆美术馆、乌鲁木齐市博物馆。王静涛谈到当天的参观感受时说:“在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我了解到了最古老的新疆;在新疆博物馆,我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悠长画卷;在新疆美术馆,我看到了人文瑰宝在人类历史中的呈现;在乌鲁木齐市博物馆,我感受到了当代新疆的建筑美学。今天的参观,让我从古到今,从远到近,最直观地了解了新疆,今天我拍了很多图片、视频,我会拿回去让学生们观看,让他们更好地学习中文,更好地了解中国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