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热点新闻>新疆

援疆心语丨听诊器里的昆仑回响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04日 13:37:59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陈尉华(右)及同事与患者合影。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供图

  □陈尉华

  第一次来到喀什,我才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辽阔”的分量。这里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重塑着我对生命、对医者使命的认知。

  2023年4月,初抵喀什市的傍晚,夕阳为我的工作单位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外墙镀上金边。一位老人凝视着我手巾上“上海援疆”四个字,眼神里满是好奇与信任;每次基层义诊,各族群众早早等候,眼中的期盼热切而恳切……这些瞬间让我明白,医疗援疆从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理解与对话。

  我最难忘的患者,是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婴古丽。记得初见时,她母亲眼中满是对孩子活下去的渴望,不善言辞的父亲则在墙角默默垂首。那一刻,我们感知到肩上责任之重。最终,在上海援疆心脏外科医生的精心救治下,古丽的生命得以延续,孩子父母的脸上重新绽放出笑颜。半年后随访,还不会说话的古丽歪着头,对救治过她的医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一年后再见,曾经脆弱的古丽已变得顽皮好动,看着她活泼可爱的模样,我们心中满是欣慰。

  翻开手机里的照片,映入眼帘的不只是新疆秀美壮丽的风光,更是一段段关于生命的启迪与感悟。我们用巡诊的脚步,丈量过南疆大地的东西南北:在学校、在驻村工作点、在棉田深处……每一次出发,都源于使命的召唤;每一次归来,都满载着现实的洗礼与心灵的沉淀。义诊时,维吾尔族姑娘悄悄塞给我的巴旦木;塔吉克族患者对我说出的感谢;柯尔克孜族同事临别时那个格外热忱的拥抱……这些温暖的记忆碎片,早已超越医患的边界,成为连接不同民族的生命纽带。

  援疆岁月,是生命赠予我的珍贵礼物。我和援友用医术救治他人,也被这里的人们用最朴素的善意温暖。若说技术是医学的骨骼,那这种跨越山海与民族的情感联结、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血脉传承,便是医学最鲜活的血肉。当塔克拉玛干的沙粒渗进听诊器,当帕米尔的星光落满白大褂,当慕士塔格峰的积雪轻染双鬓,我知道,这段经历已永远改变了我的行医之路——从今往后,我的每一次听诊,都将伴着昆仑山脉的回响。

  (作者系上海援疆人才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萨日娜整理)

责任编辑:夏莉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