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别样红丨9年,“兵亲戚”成了自家人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3日 23:59:15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
“他们是谁?是我们的亲戚,自家人。”10月10日,指着手机相册中的军装青年,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中湾街北社区居民买买提・阿布拉江骄傲地向前来做客的同事说,“这不,前几天中秋节,他们回家来了!”
自2016年起,新疆军区某部官兵来到中湾街北社区开展“结对子,认亲戚”活动,平日时不时就来社区义务劳动、巡诊,逢年过节走访慰问,还为社区修建了一座小广场。
这个周末,军医陈疆龙带着医药箱,来到结对的老人阿依木·买买提家。一进门,就听到老人熟悉的声音,“从早上一直等着你呢!”阿依木拉着陈疆龙的手,把他迎进屋里。
“阿依木阿姨关节不大好,一有空我就回来看看她。”陈疆龙说,9年前,阿依木老人和该部副主任孙立新结为亲戚。看到老人患有关节炎,孙立新定期上门看望,为她送药、按摩。去年,孙立新退役离队。离别前,他特意带军医陈疆龙来到阿依木老人家,嘱咐小陈,今后老人就和他成为亲戚,而自己只要有时间,也一定会回来探望。
在这支部队里,像这样的亲戚越来越多。起初,官兵主要同老人、家庭困难群众结对,近几年来,结对范围逐渐扩大。官兵定期来社区看诊、慰问,群众也常邀请官兵到家中做客、过节,亲戚往来更加密切,军民感情愈加深厚。
“啥事都想着我们,休假回家带来好吃的,也想着给我尝尝。”阿依木老人笑着说,“听到他们敲门的声音,就像听到幸福来敲门。”
中湾街北社区群众买买提・阿布拉江永远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当儿子用含混不清的声音喊出爸爸时,他瞬间红了眼眶。
“没有解放军,哪有我儿子新生!”提起儿子的治疗经历,买买提激动不已。
2022年,买买提3岁的儿子被诊断为先天性听力障碍,高昂的治疗费用让他一筹莫展。没过几天,与他结对的某部助理工程师单宝玉上门走访,买买提向他诉说了孩子的病情。
“你放心,我们想办法解决。”当日,单宝玉急匆匆赶回单位,向领导汇报情况,协调驻地儿童医院为孩子治疗,并多方筹措资金,购买了助听器。经过治疗,买买提的儿子语言能力基本恢复,能够与人正常交流。
“今年准备上学了!”买买提逢人就说,“孩子能有今天,多亏了我的‘兵亲戚’!”看到买买提一家欢乐的场景,单宝玉发自内心地高兴,“他们的笑脸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认可。”
“社区居民想有个唱歌、跳舞的地方,在‘兵亲戚’的帮助下,我们就拥有了这片广场。”站在军民同心园广场前,中湾街北社区居委会主任郭泳成说,广场的建设,源于某部开展的一次爱民志愿服务活动。
2021年1月,一场大雪突如其来,造成乌鲁木齐市多条道路堵塞。该部派出官兵组成清雪小队,来到中湾街北社区帮助清理积雪。“那天气温很低,大家的脸冻得红彤彤的,我们给他们送热茶,他们也顾不上喝。”时间过去已经几年了,但那天的场景,永远都停留在郭泳成的脑海里。
清雪时,一块空地引起了官兵的注意:“社区里有这么大一片空地,怎么没有利用起来呢?”经过讨论,该部决定为社区建设一个活动广场。
说干就干,平整地面、建设围栏、补充器材,小广场很快建成了,能够基本满足社区群众日常活动需求。
眼看着官兵们一砖一瓦建成的小广场,社区居民们都说,“这是团结的最好见证!”大家争前恐后为其起名,最终选了一个温暖的名字——军民同心园。几年来,军民同心园设施不断完备,有了塑胶地面、篮球架。
清晨,各族群众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跳起广场舞;傍晚,放了学的青少年在这里嬉闹玩耍,从早到晚都洋溢着欢笑。国庆佳节期间,前来探亲的官兵与社区群众手拉着手跳起舞蹈,汇成了一片音乐与欢笑的海洋,军民合力在这多民族社区里共同谱写着一曲曲幸福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