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出土30周年 昔日中日考古者共忆文物发掘历程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6日 00:10:32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李嘉妮报道)10月14日上午,一场关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出土故事的讲座在自治区博物馆举办,这是该文物出土三十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之一。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出土三十周年系列文化活动现场,小岛康誉、李军、于志勇、李文瑛通过一张张照片回顾30年前中日尼雅遗址联合考古历程。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李嘉妮摄
其间,日本友好人士、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化顾问小岛康誉,自治区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军,自治区博物馆党委副书记、馆长于志勇,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文瑛通过一张张老照片回顾了30年前中日尼雅遗址联合考古历程。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出土于民丰县尼雅遗址,为纪念该文物出土三十周年,小岛康誉向自治区博物馆捐赠带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元素的国家宝藏(统一气象)金银纪念币、他主创的《五星出东方、盛世启新程》画册。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出土三十周年系列文化活动现场,小岛康誉(中)捐赠纪念币。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李嘉妮摄
为帮助日本民众更直观地了解新疆,小岛康誉先后出版《新疆世界文化遗产图典》《中国新疆36年国际合作实录》等书籍。“新疆文物保护工作一直在进步。”他表示,文物不是冰冷展品,而是历史见证者、文化传播者,希望通过这些书籍与画册,能让更多人感受到新疆作为文明交汇地的独特魅力,了解中国政府在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文明互鉴中的不懈努力。
“现在回忆起当时考古现场,依旧很激动。”于志勇说,该锦护臂所承载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纹样与复杂精妙的织造工艺,不仅是汉代纺织技术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央政权有效治理西域的实证及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文博工作者要充分运用这样的文物,讲好新疆故事,讲好国家治理新疆的故事,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讲好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
李慧阳是自治区博物馆讲解员,虽然日常工作中会经常讲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但在现场了解考古人员关于这件文物挖掘保护背后的故事,还是觉得震撼与触动,会让她的讲解工作更具历史底蕴,也赋予了她更强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