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热点新闻>新疆

风吹麦浪聚同心——记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村民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9日 23:21:01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

  10月15日,奇台县迎来了一场雨夹雪,雪花飞舞着飘进广袤的田地中,渗入地下,滋润着正在萌芽的冬小麦。

  在这里的半截沟镇,有一个声名远播的村庄——腰站子村。这里不仅以“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闻名,更以其“一村一品一家人、一心一意铸繁荣”的生动实践,谱写了一曲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富裕的动人乐章。

mmexport1760608961850

航拍腰站子村。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邹懿摄。

  近日,腰站子村村民委员会获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曾经的腰站子村,与无数普通村庄一样,面临着土地零散、效益低下的困境。

  “当时村民的地像打补丁,农机转个弯都费劲。”站在田埂上,腰站子村党总支书记唐培科指着阡陌纵横的条田回忆。

  转变的契机始于2009年。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腰站子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成立丰裕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将碎片化的土地整合成万亩条田。

  合作社统一购买农资、统一农机作业、聘请种粮能手进行科学管理,成本大幅下降,效率显著提升。为了不让乡亲掉队,合作社开展了种粮能手“一帮一”结对活动。

  “我们16万亩小麦,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绿色防控全链条覆盖,平均亩产达到了620公斤。”望着无际的麦田,腰站子村村委会主任高龙的语气中,透出丰收的喜悦与底气。 

  这条始于土地变革的致富路,将全村440户、1600名各族村民紧紧凝聚在了一起。

  腰站子村人没有满足于单一的种植业,大家在小麦产业上大做文章,坚持发展有机种植,形成了一条涵盖种植、加工、销售及餐饮、旅游的完整产业链。

  腰站子村距离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布拉克仅18公里,也是游客前往景区的必经之路。

  2019年,腰站子村再次迈出关键一步,成立新疆丰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他们依托附近的江布拉克景区,建起了小麦博物馆、乡村振兴实训基地、特色乡村民宿,成功打造了国家3A级景区。昔日单纯的农田,变成了游客纷至沓来的打卡点、中小学生的“研学游”基地,探索出“农业+旅游+民族团结”的发展模式。

  七年前,村民牛晓峰放弃乌鲁木齐的工作,回到家乡腰站子村。如今,他的身份是新疆丰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村里的旅游一年比一年火!”牛晓峰说。

  风吹麦浪是风景,更是产业。村里陆续建起的小麦博物馆、麦田公园和麦宝乐园。游客在这里不仅能住农家院、吃热气腾腾的拉条子,还能体验小麦从种植到加工的全过程。

  2024年,这个热闹的村庄吸引了超14.5万人次游客,创下3000万元旅游收入。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1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0600元。这份沉甸甸的收获,是各族村民汗水与智慧的共同结晶。

  腰站子村的繁荣,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闪耀在精神层面。村党总支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根植于每位村民心中。

  “村里积极举办的篝火晚会、海棠花节、丰收节等文旅活动,成为了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台。”腰站子村党总支副书记刘长会说。

  在村文化广场上,每年举办的三十余场文体活动,吸引了累计12万人次的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的志愿服务队里,各族队员更是齐心协力,谁家有困难,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腰站子村还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等评选活动。这些身边的榜样,影响带动全村群众团结奋进,形成了“人人珍惜民族团结、人人维护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

  走进今天的腰站子村,笔直的硬化道路、绿树环绕的庭院、统一规划的房屋,让人恍若置身现代化小镇。

  2021年12月,腰站子村“两委”通过“四议两公开”方式,制定了《腰站子村社会激励及福利制度》,决定为村里的大病患者、高龄老人、大学生等群体,每年补助或奖励1000元到1万元不等,让村民切身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

  “我们村就是一个大家庭,不管哪个民族,都是一家人。大家一起努力把村子建设好,发展成果大家一起分享。”唐培科的话,道出了腰站子村全体村民的心声。

  土地整合让条田变丰产田,人心整合让村庄变大家庭。这个曾因清代驿站得名的“腰站子”,如今真正成为各族儿女共同富裕的腰杆子,也绘就成人人心中同一个“家”字。

责任编辑:刘鹏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