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新疆更美好丨赴新疆金色之约 赏胡杨万千姿态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24日 12:11:53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姚刚
胡杨,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形态,成为自然界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全球范围内,61%的胡杨分布在中国,而中国境内91%的胡杨则集中于广袤的新疆。秋日的新疆,因胡杨而变得更加绚烂多彩,赏胡杨、观美景已成为五湖四海游客来新疆旅游的必选项目。
大漠胡杨
筑起金色生态屏障
泽普县金湖杨景区是南疆首个国家5A级景区,坐落于叶尔羌河冲积扇上缘,四面环水,景色宜人。景区背靠巍巍昆仑山,脚下是古老的叶尔羌河,雪域昆仑与叶尔羌河共同孕育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景区总面积达4万亩,天然胡杨林面积达3万亩,已发展成为集水上娱乐、民族风情、田园风光、森林生态、科普研学于一体的综合旅游休闲度假中心。

泽普金湖杨景区秋日美景。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仲兆丰摄
来自上海的游客张玉斌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今年,他将沿塔里木河拍摄胡杨作为旅游行程主线,第一站便来到金湖杨景区。“走进胡杨林,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感受不同形态的胡杨,才能真正理解‘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这句话的含义。”张玉斌说。
金湖杨景区管委会副主任热孜万古丽·卡德尔介绍,景区讲解员在为游客服务时,增加了介绍胡杨保护与文化相关的内容。游客通过解说牌和导览服务,不仅能欣赏自然之美,还能了解胡杨的进化历程,加深对保护生态平衡的理解。
扎根大地的胡杨,不仅是生态屏障,更是活的教科书。
随着秋季渐深,位于轮台县的塔里木胡杨林公园迎来一年中最美的时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原始胡杨林聚集地,这片占地4.5万亩的胡杨秘境,此刻已换上“金黄盛装”。近年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投入专项资金,实施胡杨林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合理调配塔里木河水资源,为胡杨林补充生态用水。眼下,游客既能欣赏胡杨的壮美,也能见证这片千年胡杨林的世代传承。
斑斓金秋
引燃新疆旅游热潮
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的“胡杨时间”,新疆迎来全年最绚烂的画卷。
南北疆各地不同地形和风貌孕育出不同格调的胡杨林景观。
日前,旅行摄影创作者胡杨丹纳通过视频向网友展示新疆胡杨之美:克拉玛依乌尔禾的胡杨与雅丹地貌交织,勾勒出苍凉壮丽的戈壁油画;塔克拉玛干阿拉尔“沙漠之门”的睡胡杨以倔强姿态,演绎生命奇迹……
胡杨林在日出和日落时分尤为迷人,金色光线与树影交织,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吸引着摄影爱好者和游客纷至沓来。

10月20日,游客在泽普县金湖杨景区游玩。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姚刚摄
新疆旅游协会自驾车与房车露营分会会长翟春峰表示,秋季的新疆很适合自驾游,赏胡杨成为这个季节重要的旅游产品。“围绕赏胡杨游,全疆各地开发了大众观光游、摄影游、自驾探秘游、小众高端探险游、研学游、徒步游等产品,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在张玉斌看来,国庆假期过后到新疆来赏胡杨,既能避开高峰,在吃住行方面还能享受价格优惠。“这个季节到新疆旅游是个不错的选择。”张玉斌的话道出了来新疆赏胡杨火热的部分原因。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旅游推广与对外交流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疆围绕秋季游,从秋景着手打造秋游核心吸引物,通过在线旅游平台、全国性的旅游推广互动活动等大力推介新疆秋季赏胡杨游。
文旅共生
拓展“胡杨+”新境界
当传统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型,新疆正以“胡杨+”模式拓展文旅边界。
沙雅县139胡杨秘境自驾公路串联沙漠与湿地景观。巴楚县推出“胡杨+民宿”项目,让游客在金色长廊中感受非遗歌舞与特色美食。

泽普县金湖杨景区。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姚刚摄
在和田县翡翠湖,湖水仿佛碧绿的翡翠,金黄色的胡杨犹如给碧绿色的湖水镶了金边,在无边沙海中交织成一幅独有的美景——通过引洪灌溉,河水渗入沙地,汇聚成湖,滋养了胡杨林,也打造出水沙共生的独特景观。游客穿行其间,或驻足拍照,或体验特色沙滩项目,尽情感受大漠金秋的别样魅力。
翟春峰介绍,新疆各地正通过胡杨文化旅游节、胡杨精神陈列馆等新形式,将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旅游的互动性,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手工艺品销售和民俗表演为游客提供了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只有守护好这份大自然的馈赠,才能让更多游客领略到胡杨灿烂的生命力。”张玉斌计划每年都要来拍摄这些“沙漠英雄树”,用镜头向更多的人讲述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