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
微博
Qzone
当前位置: 阿克苏新闻网>首页>热点新闻>新疆

56个签约项目勾勒新疆文旅投资走向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31日 17:18:18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任江

  10月28日,在“融智汇新·文旅共赢”新疆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会上,乌鲁木齐市国际数字影像文化基地、乌恰县古海遗址贝壳山、石河子市“新疆街景梦工厂”等10个重点文旅项目举行现场签约,总签约额达34.1亿元。初步统计,今年新疆各地文旅项目签约已达56个,总签约金额达139.1亿元。

2025新疆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会现场。记者 任江摄

  这些项目涵盖景区提升、旅游酒店、营地建设、影视文化、文创产业、旅游演艺、文商旅综合体等类型,紧紧围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5—2030年)》提出的重大基础设施支撑、经营主体引育壮大、数智赋能文旅增效、宣传推广引客入疆、服务创优安全保障、区域合作兵地融合六项重大建设工程,谋篇布局、加快建设,勾勒出新疆文旅产业的投资方向、发展方向,描绘着新疆文体旅产业迈向万亿产业集群的新画卷。

  补齐短板

  基础设施建设加速

  今年签约的56个项目中,酒店、民宿、营地、景区建设等基础配套类项目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中酒店项目占近四成,包括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赛湖瑞扬航空主题酒店、喀什帕米尔高原花间府·云鹰谣等特色酒店项目。

  “今年签约的这些项目,都依托新疆文旅优势资源,深挖文化底蕴,从丰富文旅业态、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消费环境、延伸产业链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文旅产业布局,提升新疆文旅核心竞争力。”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余洁表示。

2025新疆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会现场签约。记者 任江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5—2030年)》提出“一核三带四心多节点”产业布局结构,集中打造文化、旅游、体育三大优势产业链,重点发展文化演艺、文化创意、文化贸易、数字文化等12项特色产业,今年签约的项目都围绕三大产业链12项特色产业进行谋划。

  除了酒店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也备受青睐。伊宁综合性文旅休闲基地、巩乃斯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建设等项目,以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索尔巴斯陶旅游开发、南山伴行公路旅游配套服务建设等文旅综合体项目,旨在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综合服务能力,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

  景区建设项目依然是重点。奎屯河大峡谷谷底旅游开发建设项目等,将进一步丰富新疆的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吸引力。

  “当前,新疆文旅产业正处在明显的增量拓展阶段,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历史欠账,与国内文旅产业发达的省(区、市)相比,新疆文旅基础设施仍需重资产大项目投资。”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表示。

  创新运营

  盘活存量资产

  倚靠在乌鲁木齐标志之一的红山脚下近60年的原红山油漆厂,将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红山印象艺术园区建设项目的签约,将对老旧工厂进行改造,以工业遗址和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存留在不少新疆人记忆中的“石河子八一糖厂”,正在变身“八一糖厂文创街区”,被改造成具备核心吸引力的文旅经营空间和主题场景……

  在重资产夯实文旅产业发展基础的同时,轻资产运营和存量盘活也成为新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另一关键路径。在今年的签约中,这样的项目也明显增加,如红山印象艺术园区建设项目、江布拉克景区携程度假农庄建设项目、石河子市“新疆街景梦工厂”项目等。其中,江布拉克景区携程度假农庄建设项目,将通过打造四季全景化的旅游住宿新标杆,结合江布拉克景区独有的自然风光、民族特色、资源禀赋等优势,以“民宿+旅游”的模式让游客深度体验在地文化,打造特色活动。“我们将继续深耕新疆文旅市场,深化旅住产品开发,引入携程文旅产业基金,与当地合作共建特色旅居生态。”携程集团副总裁张旭说。

2025新疆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会项目路演。记者 任江摄

  “从新疆文旅产业集群建设、项目签约与合作来看,均体现了轻重资产相互协同、相得益彰的特点。”宋洋洋认为,它既有基础设施、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等重资产项目,也有运营管理模式、文创品牌开发、数字演绎内容植入等轻资产合作,像红山印象艺术园区建设等项目,明显体现出存量资产盘活过程中“轻重协同”思路,是新疆文旅产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特点。

  中国建筑西北院文旅中心主任、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新疆特派员董珂针对这种趋势提出建议:“新疆文旅产业发展需要‘串点成线成面’,通过线路主题打造和驿站开发等方式,提升整体旅游体验。”

  新质赋能

  新业态项目涌现

  “到了贝壳山,不能随便发誓——这里就是‘海枯石烂’的地方。”新疆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会的项目路演现场,新疆帕米尔文旅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昊幽默地介绍着乌恰县古海遗址贝壳山景区的情况。

  当天上午,该项目完成了现场签约。乌恰县古海遗址贝壳山,满山随处可见裸露的贝壳。贝壳山的形成见证了地球从海洋到高原的巨大变迁,具有极高的地质研究价值。“我们结合古海遗址的概念,充分利用好历史遗迹,深入挖掘文化积淀,打出‘海枯石烂’特色品牌。”王昊介绍,公司还运营着西极时光景区,“中国西极”的文化品牌逐渐深入人心。

  今年的签约项目中,“文化+旅游”模式产生的文旅融合新业态屡见不鲜,如新疆冰激凌博物馆、乌鲁木齐六艺众成影视基地、乌鲁木齐市国际数字影像文化基地等项目。同时,更多新业态项目也纷纷涌现:疏附县太空育种航天科技产业园项目,将利用航天育种的独特性和吸引力,发展农业旅游和科普教育,建设集种植、加工、销售、旅游、科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哈巴河县低空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呼应了新疆拓展低空旅游的规划方向。

  新疆动漫文创产业生态园项目也是新疆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会现场签约项目。“我们将建设综合性文化产业集群,生态园建成投入使用后,将举办动漫展览、IP衍生品展销、新疆文化主题动画电影创作、IP主题乐园建设等,打造新疆动漫产业的上下游链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陶发刚说。

  随着这些项目的落地,新疆将进一步加速文体旅产业链集群化发展,更具活力、更可持续的文体旅生态正在天山南北加速形成。余洁说:“这些项目的稳步推进,为丰富文旅业态,优化消费环境,提供就业岗位、富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能够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突出示范效应,展示新疆优质的营商环境和投资前景,坚定广大投资者信心。”

责任编辑:夏莉
< img src="" style="float:left;"/>

新公网安备 65290102000115号